#感動的訪談
上週許太太和柔穎老師一起接受兩場訪問,讓我分享印象深刻的那場。
有一位媽媽跟我聯絡,她八年級(14歲,不是民國八十年)的女兒多多對動物溝通有很深的興趣,學校要學生們準備一個主題寫一萬字的專題研究,和上台報告,多多決定要寫動物溝通。為此,她需要訪問一個達人,輾轉介紹後找到我。
我先收到多多的文字介紹和提問,她說:「我從小就喜歡與動物相處,三年前從圖書館借回一本跟狗有關的書,內容是一名日本動物溝通師與每一個狗狗案例的故事,一開始,我只當是故事,不太相信,但一個個的故事內容感動了我,讓我開始好奇這個工作。
2019年10月,我們帶著家裡兩隻狗狗上山露營,第二晚其中一隻突然不見了,我們用了兩天找尋咪咪,當時很多人告訴我們,咪咪或許是自己要離開我們了,要我們別執著,但媽媽不認為是如此。
後來經媽媽外國朋友提醒,可以尋找動物溝通師,也在透過動物溝通師的協助及原住民獵人的幫助在三天後找回掉落山谷的咪咪,神奇的是,咪咪竟然是按照媽媽請溝通師提醒咪咪要躲在安全的地方尋到的。
這個經驗讓我知道原來動物溝通是如此真實,幫助我們一家團圓,讓我們有機會好好彌補因沒有照顧好咪咪而讓她掉下山谷的失誤,並且也推翻了那些建議我們放棄找尋咪咪的人的想法。
所以,我想用這個專題研究機會,認識『動物溝通師』這個職業,聆聽他們的經驗分享,並向身邊的人推廣『與動物溝通』的觀念,認同人與動物是平等的,可以透過動物溝通去了解家養動物的內心,減少因誤會產生厭惡而棄養動物的行為。 」
當我看到這段真誠的文字時,心想一定要和這位女孩碰面!又因為快要過年了,時機就是這麼剛好,我們前一晚才聯絡上,馬上約第二天下午,我邀請柔穎一起加入訪談,柔穎一口答應。
多多的媽媽帶著她和妹妹一起赴約,多多苗條高挑,長長的直髮,靦腆的表情,溫柔內斂。
彼此簡單自我介紹後,多多表示她有買書自修,練習與動物溝通。
「可以形容你在溝通時的感受嗎?」我問。
「我有一次和倉鼠練習,我覺得自己好像進到一個房間,那裡不太大,也不小,有些地方是亮的,有些地方暗的。老鼠也在裡面,而我變小,牠變大了,變得和我差不多大。有感受到一些回應,但牠似乎不是很有耐心,對我的問題不太想回應的感覺」。多多專注地說,眼睛散發一股光芒。
我馬上覺得,這女孩已經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進入溝通狀態,真是太好了。媽媽笑說,多多本來就是個安靜的孩子,常常坐在車上就發呆。我說,這樣很好,鼓勵她常常發呆,讓腦袋呈現安靜放鬆的狀態,對進行動物溝通有相當高的幫助呀。
訪談過程中,我和柔穎都分享了一些經驗和要點,也回答多多想了解的問題。在我們分享的時候,她們好專心聆聽。多多表示她想上動物溝通的課程,我倒覺得此刻適合她的並不是制式的教學方法,而是讓她用自己的方法慢慢探索和發展,並且鼓勵她常保這份善良和愛,更要學習好好愛自己,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穩當。
離開前,媽媽拿出一些筆記本當作禮物送給我們,每一本封面都是多多畫的動物,媽媽把圖畫掃描後做成筆記本。每一張圖片都好優雅美麗,能收到這樣特別的禮物,讓我深深覺得感動。圖片就是多多畫的小兔子,我第一眼就看上它了呢!
多多是個很有福氣的女孩,有如此開放和支持的家庭。不只是她的善良和愛,我也被她認真投入的心所打動。她說,希望以後能成為動物溝通師,推廣動物與人是平等的。和她碰面以後,我相信她一定可以成為優秀的動物溝通師,也很期待她的專題小論文,將這個行業介紹給其他同學認識。
祝福多多💚